食療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信報中醫專欄2016-8-25 鶴髮童顏 林小珊博士

鶴髮童顏  林小珊博士


    從事中醫這古老傳統職業,給人感覺所接觸對象以中老年人為主。常有朋友問及會否覺得工作沉悶乏味,欠缺青春氣息,筆者只管莞爾一笑。首先,中醫博大精深,求診者童叟皆有,年青人看中醫已蔚然成風。其次,與成年人相處,或者未必感受到小朋友般的天真無邪,抑或是年輕人的活潑朝氣,但成年人的閱歷、深度和內涵,稚子青年望塵莫及,猶如酒越陳越發香醇,咖啡苦澀卻香濃回甘。亦因如此,唯中老年才能細細品味苦口良藥的箇中滋味和奧妙。
    來看中醫的中老年人, 除了問病求醫外,養生調理也為數不少。他們關心的是如何保養自己戎馬半生,日漸勞累虛損的身體,冀望能延年益壽,頤養天年。很多人一想起進補,就馬上聯想到補腎。香港人生活緊張,食無定時,脾胃虛弱受損者居多,故調理養生重點應在「補脾以補腎」。脾為後天之本,日常飲食中的水谷精微,經脾運化、吸收,轉輸至五臟六腑化生氣血,充養先天之本的腎。因此,脾胃健運,氣血充盈,腎氣有餘,則面色紅潤,身體矯健,髪黑齒固,精神爽利。金元四大家的李東垣和朱丹溪分別說道:「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充盈,而後能滋養元氣」及「補腎不若補脾,脾得溫則化而食味進,下雖暫虛,亦可少回。」。
    補益脾土方法頗多,其中喝粥養脾古人尤為推崇。《普濟方》:「米雖一物,造粥多般,色味罕新,服之不厭。治粥為生命之源,飲膳可代葯之半。」醫聖張仲景用糜粥保護胃氣,助葯治病。清朝醫家王孟英說粥是“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在補脾的粥中加入不同食材可進一步調補五臟六腑:養心加桂圓,補肝用杞子,健脾要山藥,潤肺服百合,益腎必桃;髪早白靠首烏,美容瘦身須荷葉;高血壓該芹菜。低血壓當黃芪;夏天宜赤豆,冬季應羊肉。
    養生益壽除了注重頤養脾土以外,修養脾性也不可忽視。脾主思,憂思傷脾。中老年人閱歷豐富,飽經風霜,萬千,有著「三千煩惱絲」。《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的是人要做到雲淡風輕,清心寡慾,心無雜念,凡事處之泰然才能頤養天年。君不見楊過十六年后絕情谷谷底重遇小龍女,前者一夜白髮,後者容顏不老。所以說,相由心生,童顏必須有童心。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www.facebook.com/lamsiush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