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信報中醫專欄 天灸又來了 2017-7-6 林小珊博士

信報中醫專欄  天灸又來了 2017-7-6 林小珊博士
天灸的圖片搜尋結果
天灸又來了    林小珊博士
         最近忙於準備天灸,驟然想起去年此時,筆者人生首次的報章專欄,初登場於信報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關於天灸。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在信報跟親愛的編輯和各位可愛的讀者們以文會友快接近一年,期間因緣際會與編輯和一些讀者在真實世界相遇相交,讓筆者很是感恩,期望未來一年,能夠繼續將博大精深的中醫知識,生動活潑地與大家交流溝通,攜手一起走進精妙絢爛的中醫世界,既豐富了頭腦,又健康了身體。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有很多病人圍著我問有關“天灸”的問題,他們知道“天灸”治療對身體有益,能固本培元,養生防病。但終究“天灸”的治療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什麼人適合治療?這些問題大家都很有興趣知道。既然如此,今個夏天,大家除了好好享受“天灸“帶來的温熱之外,也讓我給大家在思想上注入一些活力和陽氣!
    天灸,屬中醫外治法,乃中國古老醫術之一,源於遠古時代,形成於商周,已經有幾千年歷史。所謂天灸,是使用特製的辛溫走竄中藥敷貼於特定穴位上,使之發熱甚至發泡,有效幫助人體温通經絡,提升人體陽氣,調整五臟六腑氣血,對疾病起到“外惹內效”的作用,因此《醫學入門》中所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而即將來臨的七月份的“三伏灸”,是根據節氣,計算出一年中天氣最熱、陽氣至盛的日子,去進行天灸療法,冬病夏治,從而增強體質、減輕虛寒病痛,達到防病治病療效。故此,天灸有效治療和預防有關於肺部的病患以及一些容易在冬季發作的寒性疾病如鼻敏感、哮喘、頸肩背痛、肩周炎、腰腿痛、風濕痛、膝關節痛、長期腹瀉、反復易感冒、痛經、月經不調、小朋友消化不良或厭食等。
   簡單而言,天灸養生有六大功效:一、温肌散寒、疏風解表;二、温經通絡、活血逐瘀;三、温中活里、強臟壯腑;四、温腎補虛,回陽固脫;五、行氣活血、壯火化瘀;六平衡陰陽、保健防病。
     現代醫學研究証明:藥物對皮膚刺激,使局部發赤、灼辣、發泡,起到一種刺激作用這首先作用於皮膚神經感受器上,通過複雜神經反射機理,激發機體調節機制,提高身體免疫功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
    天灸養生好處多不勝數,如果讀者有需要接受天灸治療的話,溫馨提示大家:今年的天灸初伏最早將於711日星期二開始,一直到末伏812星期六為止。有些診所或會有加強灸的治療安排,詳情請向有關診所或中醫師查詢,祝大家有個熱辣辣的暑假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www.facebook.com/lamsiush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