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信報中醫專欄 此咳不同彼咳 2016-10-27 林小珊博士


林小珊醫師的【懸壺手記】中醫專欄隔周四刊登於信報,
歡迎查閱👯


此咳不同彼咳 林小珊博士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大家心情愉悅,爬山踏青、燒烤火鍋等活動接踵而來。在玩樂高興之餘,新咳久咳亦容易伴隨而發。皆因時序入秋,依據中醫「五臟應五時」說法,「秋天屬金,金對應臟器為肺」,因此秋燥最易傷肺,肺失滋潤,引發各種咳嗽痰喘。
Apple近2周晚晚飯局飲宴,辛辣煎炸和肥甘厚味樣樣齊,最後咳嗽中招,還傳染給弟弟。她帶著弟弟來找我看病,看到兩人的處方棧時,一臉疑惑地問:「林醫師,我和弟弟都是咳嗽,為什麼我們兩個的處方用藥完全不同?」
我微微一笑答她:「妳問得很好呀!中醫治咳方法和手段包羅萬有,五花八門呢。《內經》裡面就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明咳嗽並非單單是肺的問題。
簡單來說,中醫的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外感,即我們平時所講的「感親」,病因分為風、寒、暑、濕、燥和熱六種;內傷則分為心、肝、脾、肺和腎五類。舉例說,如果一個人經常多愁善感,鬱鬱寡歡,導致肝鬱氣滯化火,五行肝屬木,肺屬金,木火刑金,影響肺氣而咳,咳嗽時伴見胸脅疼痛,口苦等症狀,這就是我們說的「肝咳」。另外,痰多、哮喘和肺部本身疾病所引起的咳嗽也有專門治法,甚至女子經期、妊娠、產後的咳嗽治法亦有講究。
Apple聽後恍然大悟興奮地說:「咦!咁醫咳真係唔係單單止咳化痰咁簡單喔!」
我哭笑不得再跟她詳細解釋:「妳兩姐弟的咳嗽,雖然大家同一屋簷下,同住同食,生活飲食習慣相似,但畢竟發病原因、性別年齡、體質兼証等均截然不同,治法也不同。好像妳的情況,晚晚煎炸熱氣,大魚大肉,咳嗽有黃綠「杰」痰、喉嚨痛、聲沙和便秘,一派痰熱郁肺的症狀,需要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所以妳張方會見到桑白皮、黃芩、浙貝母和魚腥草等。而妳弟弟,雖然都有聲沙,但他是乾咳沒有痰、口乾,晚晚打機夜訓,屬於肺陰不足的咳嗽,所以他的方中會有沙參、麥冬、玉竹和桑葉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的中藥。
Apple若有所悟問道:「咁平時有無咩湯水配合可以飲下?」
我叮嚀他們說:「有需要的話,Apple妳可以多食d白蘿蔔化痰消滯,弟弟就燉d川貝雪梨飲下,滋陰潤燥。等咳嗽好返后,可以沖d麥冬、沙參、花旗參蜜糖水飲,好適合秋天飲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