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信報中醫專欄2016-9-29 梅花針治療脫髮 林小珊博士

梅花針治療脫髮   林小珊博士
         無獨有偶,最近碰到幾個受脫髮問題困擾的年青人來求醫問病,擔心脫髮影響外表儀容,進而影響個人自信和社交生活,憂慮焦急之情溢於言表,筆者深表理解和憐恤,會盡一切能力幫助他們。其實,即使大家目前沒有脫髮危機,要是能夠擁有一頭烏黑亮麗、濃密豐厚的秀髮,也是每個人夢寐而求。既然如此,今次就為大家介紹一個簡便易行的生髪養髪「髪寶」梅花針!

         梅花針,即皮膚針,又名七星針,因將7枚鋼針依法捆扎成圓柱形固定在富有彈性棒子的一端,貌似梅花形狀,用來叩刺皮膚,故因而得名。據《醫宗金鑒》和《醫林改錯》分別記載:「油風毛髮干焦脫,.......若延誤年久,宜針其光亮之處,出紫血,毛髮可復生。」及「皮裡肉外血瘀,阻塞血絡,新血不能養髮。」
         因此,利用梅花針叩刺頭皮,行氣活血、祛瘀生新和疏通經絡,激發毛囊活力,生髪養髪。從西醫角度來看,梅花針的機械性刺激反射性引起血管擴張,使血循環加快,毛髮的局部營養狀態改善而新髪再生。換而言之,促使農田土壤肥沃,農作物自然茁壯成長,健康茂盛。
         梅花針適用於大部分類型脫髮,而瘡癬和腫瘤引起的脫髮及脂溢性脫髮則禁用或慎用。治療前宜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結束後用乾淨棉球搽乾血跡。按筆者經驗,叩刺後脫髮區塗抹生薑汁,及加用針灸拔罐,內服中藥等綜合治療,療效和康復進度更快更佳。
    梅花針叩刺部位除局部脫髮區外,還有風池平行線和脊柱縱行線。風池平行線即兩側風池穴和中央風府穴的連線。叩擊此線使氣血上行頭頂而榮養毛髮,醒腦開竅,特別適用於精神緊張型脫髮。脊柱縱行線則指背部正中線左右各旁開3寸的位置,此範圍包含了督脈、華佗夾脊穴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有調整五臟六腑氣血,振奮陽氣,疏通經絡,補益腎氣功效,不僅對早禿效果尤佳,對於養生保健也有莫大裨益。若背部叩刺過程中發現條狀物或結節,或酸麻脹痛感覺反應點,則配合針灸治療較好。
    叩刺時保持心情輕鬆,針尖與頭皮垂直90接觸,利用腕力輕度叩擊,如雞米般有彈性地上下起落,以輕微疼痛感,局部皮膚潮紅和微微出血為度,每天或隔天1次,方法天然,男女合適,治療前宜先咨詢中醫師意見。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www.facebook.com/lamsiushan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玥康廚房golden herbs bistro誠意獻計 潤肺百合食療2之百合梨汁~~


以下量適合一家三口
用料
梨1只
百合60g
水700ml
百合梨汁的做法
1. 百合洗乾淨,乾的、新鮮的都可
2. 我用的是乾百合,如果用鮮百合煮,建議中途再放,這樣不會煮的很爛
3. 梨洗淨去皮切塊(不去皮也可,看習慣)
4. 水燒開後,放入百合、梨肉,小火煮25分鐘到30分鐘
5. 取出可放幾顆枸杞和桂花點綴
小貼士
梨選用多汁的豐水梨、雪梨,都可以,梨汁本身就很甜了,不用放糖就很清甜
以上資料由網友草等花開提供
----------------------------------------------
中醫用於肺陰虛的燥熱咳嗽及勞嗽久咳,痰中帶血等。
能養陰清肺潤燥止咳。
治燥熱咳嗽,痰中帶血,常與款冬花配伍,如《濟生方》百花膏;
治肺虛久咳,勞嗽咯血,常配生地黃、玄參、川貝母等,如百合固金湯。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秋燥食百合

秋天乾燥,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治痰中帶血咳嗽,
煩躁失眠。
秋季的食療
百合飲:材料:百合30g、玉竹9g、淮山藥15g、蓮子 15g。
做法:加五碗水煎煮成一碗,去藥渣,然後加入冰糖溶解即可飲用。



信報中醫專欄2016-9-15 跟師趣聞軼事 林小珊博士

跟師趣聞軼事  林小珊博士
    適逢九月開學,看著莘莘學子朝氣勃勃的上學去,勾起筆者往昔跟師侍診那快樂又難忘的美好回憶。中醫是傳統古老的經驗醫學,師帶徒的經驗傳承,有薪火相傳的使命和任務,亦是中醫獨有的特色。學中醫本身需要一定悟性,「師父帶入門」有著打通任督二脈的「開竅」作用。
    筆者畢業後曾留校工作5年,跟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名老中醫抄方學醫,頗有郭靖擁有七個精通不同武藝的師父,或是與少林、武當、峨眉、華山、崆峒、崑崙和青城各派群雄並處之感,對於初出茅廬的筆者,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
    咱們中醫的跟師模式亦挺像武俠小說中的拜師學藝般,師父除了教曉徒弟一身好「武功」之外,待人接物、醫德內涵、文化修養和天文地理等亦兼容並包,一應俱授。
    《內經》就提到高明的醫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此,混在老師身邊短短數年間,筆者無所不用其極,頻頻向老師們施展「吸星大法」。
    當然,這個世界是沒有不勞而獲的。「玉不琢不成器」,要學得上乘武功,必先痛下苦功。筆者的碩士指導老師精通古文,擅長以古代經典針法治療中風和腦部損傷等疑難雜症的病人,效如浮鼓。當年老師要求筆者背誦艱澀難懂的古文歌訣至朗朗上口,每星期要看完一本醫書,處方思路清晰條理,下針手勢瀟灑漂亮,對待患者視病猶親,做不好的話,訓斥呵責、冷嘲熱諷絕對是少不了。

    《朱子治家格言》、《童心说藥性賦標幽賦到現在筆者恐怕於夢中也能倒背如流。呈交給老師過目的論文草稿被批改得體無完膚,文筆措辭被譏諷像小學生。筆者那些年的手掌和腦袋不知道被打了多少遍,偶爾一星期哭個一兩遍乃平常事。
        後來筆者有機會被邀到兒童醫院會診與西醫等專家共同治療腦癱的小朋友,而筆者的碩士論文則以優異成績通過畢業,方知當日老師的嚴厲鞭策和叮嚀教誨用心良苦,非常感謝和感恩。驀然回首,甘之如飴,但當筆者苦盡甘來,那人功成身退,卻不在「燈火闌珊處」了。
    回憶美好,但緬懷過去無益,人應活在當下,展望將來。「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想要術精岐黃,青出於藍勝於藍,還須自我多加努力鑽研。所謂「師父帶入門,修行在個人」。新的學年,共勉之。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www.facebook.com/lamsiushan